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4:28 点击次数:86
便秘的治疗,按张景岳氏划分的阴结、阳结来分型。
阳结属于实热有余,而阴结则属于虚冷不足,现分述如下:
1.阳结便秘
①实证燥结:便秘不解,面赤身热,口燥唇焦,甚或口疮糜烂,小便短赤,腹胀口干。舌质红,苔黄燥,脉沉数或滑实。这是由于胃肠积热,腑气不通,致热盛伤津,大便燥结不解。治宜清热润下,轻则用凉膈散,重则非攻下不可,酌用三承气汤。如热病后,余邪未清,大便涩,小便少,则用麻仁丸:大黄、枳实、厚朴、赤芍、麻子仁、杏仁。
麻仁丸用于肠粘膜应激力减弱的便秘。如某些热性病后期在炎性病变的恢复过程中,肠粘膜对正常的刺激反应减退,可发生便秘;痢疾在恢复期常有便秘;过用苦寒的中药使秘之阴结阳结常有便秘等。中医称之为“脾约”症。用麻仁丸,效果良好。
②气滞燥结:便秘不解,心腹痞满,胁肋腹胀,噫气频作,胃呆纳减,舌苔薄腻,脉弦而数。这是由于脾气不运,宿食留滞不舒,或肝郁不舒,或气机阻滞而致肺气壅蔽,不能下降大肠,使糟粕内停,化燥秘结。治宜理气导滞,开郁通幽。用六磨饮:沉香、木香、槟榔、乌药、枳实、大黄、厚朴。如确诊为宿食留滞,可用脾积通幽汤:莪术、三棱、青皮、良姜、大黄、木香、枳实、甘草。若肺气不降而诸气的道路因以闭塞,气泛恶,胀满不适。这种现象,常见于肛提肌衰弱,如在妇女又多为骨盆底肌在妊娠中受到影响。尤其在多产妇女,产后未能充分休息,起床过早,腹内脏器压迫盆底肌肉,使肛门肌难于复元,故常可导致气滞燥结。中医对此种便秘理解为肺气蔽不能下降大肠,致气失升降。可用益气提肛散;当归,川芎、防风、枳壳、陈皮、党参、麻子仁、杏仁、甘草、白蜜。产后便难,本方也有良效。
2.阴结便秘
①血虚燥结:便秘不解,登厕则虚坐努责。兼见头晕心悸,面色白,舌淡白无华,脉细或涩。这是由于血虚津少不能润滑肠道,或因贫血而体质虚弱,引起膈肌衰弱。如慢性营养不良与全身衰弱,以及膈肌麻痹等情形都可能属于血虚津少现象。治宜养血润燥或单纯补血以资生化之源。用八珍玉蓉汤:当归、川芎、熟地、白芍、党参、黄芪、肉苁蓉、枳壳、沉香、麻子仁。亦可用《尊生》润肠丸:当归、生地、麻子仁、桃仁、枳壳。血虚体弱、常引起排便动力缺乏。例如膈肌、腹肌、肛提肌与肠壁平滑肌,凡此数种肌肉的虚弱,在中医学中都认为与血虚有关。上述二方,效果都很可靠。也可直接用补血方法治本以扶元济弱。用人参养荣汤,使体征改善,便秘就自然通下。
②气虚冷结;便秘不解,或便不燥而解不畅,便时虚坐有便意而必须努责,便后疲乏,短气自汗。气虚而兼冷结,则小便清长,腹中冷痛,腰膝亦有冷感。舌淡苔薄或白润,脉沉弱而迟。这是由于气虚而脾失健运,或阳虚气而致脾肾寒积。如久病元气未复,高年精血不足,脾肾虚衰等情况皆能导致卫阳不固,阴寒内结,大便艰难。如单纯为气虚,治宜益气升陷,用补中益气汤。如为气虚冷秘,则用温下行秘,用温脾汤:大黄、干姜、附子、肉桂(冲)、炙日草、厚朴、枳实。如气虚冷秘,阴寒又觉微燥,宜在温暖药中略加苦寒以祛燥热,温脾汤是理想的方剂。或用理中汤冷服,亦能达到治疗目的。
此外,在治疗上无论其为阳结的便秘或阴结的便秘,除燥热结实者外,用中医的导蜜煎法:白蜜糖微火煎熬至滴水成珠,候稍冷,制捻成锭,便时纳肛门中。
便秘的治疗以通下为主,但治病应求本,不宜于滥施通下。便秘与肾阴不足,津液消耗有关。所以李东垣说:“治病必究其源,不可一概以牵牛、巴豆之类下之,损其津液,燥结愈甚,复下复结。极则以致导引于下而不通,遂成不救。”李氏这一见解真是经验之谈。又,便秘和大便不通治疗有别。便秘是时常燥结,难于排便。不通则多为邪热入里,胃有燥实,津液中干。治疗时必须多方面了解病者的发病情况和过去的身体情况。如为大便一时不通,热邪燥实,则用硝黄涤荡亦不为过。如非燥实,则应多从血气方面来考虑,似较周全。
治便秘的经验是治疗初期可辅以轻泻剂,而峻下或灌肠应尽量少用或慎用。有些患者的便秘,纯由于对饮食过分挑剔所造成,则不应以阴结、阳结来划分,而要适当调整食物,增加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与水果,有时也可纠正便秘。此外在治疗过程中,必须告诉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和增强体育煅炼,再配合服药,往往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疗效。至于便秘屡治不愈,而确诊为非器质性病变时,中药当归、人参、枳壳、生首乌、陈皮佛手等药作煎剂频服,每可改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